(@图片来自网络)
海岸边出现了
越来越多的北极熊尸体
尸检报告显示的结果都是
擅长游泳的北极熊死于溺水
无家可归的它们
在疲惫、饥饿中苦苦挣扎
(@图片来自网络)
研究北极气象的学者说
很有可能在2040年前的某个夏天
北冰洋上的冰层会完全消失
“作为地球的中央空调,
一个无冰的北极带来的后果,
可能是人类难以承受的。”
人类活动是
全球气候变暖的一大主因
除了尾气排放、塑料袋等等
全球每年10%的碳排放
都来自于服装产业
(@图片来自网络)
去年 英国时尚设计师
Stella McCartney
在苏格兰垃圾填埋场
拍摄了一组照片
呼吁人们重视服装产业中的
过度消费和铺张浪费问题
(@图片来自网络)
她谴责纺织业
对环境造成了难以置信的
浪费和污染
并呼吁建立一个循环体系
让时尚变得更加可持续化
(Stella McCartney 的衣服使用有机棉
并从不使用动物皮草、皮革)
然而宁愿烧掉卖不完的产品
都绝不降价
已经是时尚界的一贯套路
Burberry过去1年烧毁了价值
2860万英镑的滞销产品
(约合人民币2.5亿元)
甚至还有香水、化妆品
(@图片来自网络)
反正这个价值相当于是烧掉了
2万多件标志性的
trench coat风衣吧...
(@图片来自网络)
而在过去五年 巴宝莉销毁的滞销产品
总价值超过9000万英镑
在两年内增长了50%
是2013年的6倍
9000万英镑啥概念呢
8亿多人民币
生产过量
卖不出去后就一把火了事
Burberry此举引起了
大众的震惊和愤怒
也有人质问
为什么不考虑慈善捐赠
更有网友谴责这是赤裸裸的资本主义
面对指责
Burberry给出解释是
不希望自己的产品
流入灰色市场
几经倒卖对品牌形象造成不良影响
更不希望被“错误”的人买到
烧掉这些卖剩下的
做工、面料皆上乘的衣服
是为了保护自家的
知识产权和品牌逼格
对奢侈品商而言,零售价和实际成本无关。1400英镑的大衣的实际生产成本很低,但顾客要为它的排他性付钱,奢侈品的价值在于品牌本身,而不是衣服本身。你之所以穿着它,是因为明白它显示出你有多有钱。如果流浪汉免费得到了衣服,那么还有谁会为花这1400英镑。所以,这就是可悲之处,这就是我们所生活的肤浅的物质世界。
并且Burberry表示
自己真的很无辜好嘛
因为烧掉滞销产品
我们家又不是鼻祖
这是整个行业的“潜规则”啊
(@图片来自网络)
LV也连年被传出
因为不愿打折售卖
宁愿把昂贵的皮质包包烧毁
但该消息还未曾得到LV官方证实
(@图片来自网络)
不知道是不是
该夸巴宝莉它诚实呢
世界第二大奢侈品集团
Richemont历峰
旗下拥有一系列
奢侈品牌的钟表和珠宝
包括卡地亚、梵克雅宝、
江诗丹顿、万宝龙等等
据报道 过去两年
历峰已经销毁了
价值5亿欧元的钟表
但与此同时
它的年销售额接近18亿欧元
(@图片来自网络)
毁了又如何?
仍然能够挣大钱
和奢侈品牌相比
快时尚品牌销毁库存
倒不是要保护什么品牌逼格
而是...真的实在太快了
比如 ZARA每周上新两次
一件衣服从设计到全球上架
只需要14天
据统计 整个快时尚行业的
平均滞销率是17%到20%
H&M曾被曝烧毁60吨滞销衣物
引起了大众的喷怒
后来H&M澄清
他们的滞销衣物是送往一个
瑞典小城的火力制暖站
代替石油作为燃料提供暖气
去年这个站点烧掉了
15吨的H&M废衣物
(@图片来自网络)
听起来 这种做法似乎
比那些奢侈品牌合理些
但也是无比矛盾
非牟利环保团体
Redress的CEO曾这样评价
H&M的烧衣服事件:
“生产一条牛仔裤,需要3.625升水,400兆焦能量、3公斤化学品,现在把这些牛仔裤烧成灰,不就变成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嘲讽了吗?”
时尚行业触目惊心的
浪费行为
彻底激怒了环保人士
(@图片来自网络)
美国活动家Jim Keady
曾花了10年时间追踪揭露
耐克血汗工厂问题
结果发现
耐克丢弃和焚烧的鞋子
给印尼的水资源
造成了极严重的污染
在雨季
焚烧后产生的各种有毒物质
会被雨水冲进河流
孩子们在“毒河”里嬉戏
甚至有人用污水浇灌庄稼
(@图片来自网络)
除此之外 焚烧滞销产品
产生新一波的污染
是在为全球变暖再出一份力?
海洋探险家Robert Swan曾说
“对于我们的地球来说
最大的威胁
就是相信会有别人来拯救它”
因为能救地球的没有别人
只有我们自己
我们要做的
也许只是改变一些
细微的生活习惯而已
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
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图片来自网络)
又或者 在对时尚集团们的
社会责任高标准的同时
我们自己也可以
尽可能选择
棉、麻等自然质地的衣物
追求时尚的同时
也对这个世界怀抱责任和善意
对于奢侈品烧毁库存的事件
撇开那些谴责
也有不少人表示理解
奢侈品牌们为了保护自家
知识产权和品牌逼格的目的
其实无可厚非
小超只是觉得
是不是可以换一种
更妥当的方式来处理呢?
(@图片来自网络)
绿色和平组织的
Lu Yen Roloff卢延洛夫表示:
“尽管Burberry的产品价格很高,但它对自己的产品、生产这些产品所需的辛勤劳动和自然资源毫不尊重。”
对时尚行业的“潜规则”
你们又有什么看法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