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了解艺术圈术语:白色空间 (White Cube)

一起了解艺术圈术语:白色空间 (White Cube)

大的公共博物馆在18 世纪开始兴起,最著名的是1759 年的大英博物馆和1793 年的卢浮宫。这些机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私人收藏发展而来的,在私人收藏中,艺术品以密集、对称的排列方式展示,鉴赏家认为这样可以更好地比较风格和流派。他们也受到了巴黎沙龙的影响,那里空间墙上挤满了作品,甚至地板和天花板上也有作品。这些大型公共空间的兴起,成为19 世纪绘画的一个重要部分,当时的艺术家们也被这些新的公共空间吸引。

慢慢的,人们认识到拥挤的墙壁妨碍了个人艺术作品的正确欣赏。TuftsUniversity 的艺术史教授Andrew McClellan 称:“ 即使在十九世纪中旬,人们也普遍认识到博物馆应该将艺术品隔开挂在墙壁上,以避免过度拥挤,提高参观的质量。” 正如英国经济学家William Stanley Jevons 在一篇文章中所说的那样,“ 如此密集的展示所产生的一般精神状态是困惑,对作品的印象很模糊,甚至还脚疼头疼。”

后来,伦敦的国家画廊National Gallery 开始在19 世纪中期进行图片放置实验,而不是强迫游客伸长脖子或蹲下来看展览,导演Charles Eastlake 开始把作品挂在眼睛的水平上。艺术史学家夏洛特· 克朗克Charlotte Klonk 在泰特美术馆的一次采访中指出:“ 这导致美术馆的墙壁突然变得更空,展览馆墙壁的颜色变得重要起来。”

第一次,墙的颜色被明确地讨论了。

因此,根据感官生理学研究,Eastlake 用红色取代了早期的灰绿色色调。Klonk 称:“ 根据这项研究,墙壁的颜色,加上金色框架和主要较冷颜色的画作本身的相互作用,在观看者的视觉体验中产生了和谐的效果。”

但这些都是小规模的变化,更广泛的改变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 首先,博物馆在最初建造时没有考虑存放的问题,这意味着除了墙壁之外,没有地方放置艺术品。然后,选择谁来负责决定哪些作品仍然悬而未决?职业策展人在十九世纪不存在;画廊内过度拥挤的问题导致了在二十世纪初产生了这项工作岗位。

虽然这些问题在欧洲首次出现,但在世纪之交,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落到了美国博物馆的肩上。1909 ,波士顿美术馆搬进了一个新的粗野建筑风格的空间,它只展出最重要的艺术品,而较小的艺术品存放在只有学者才能进入的地下室。这些画廊光线充足,规模宏大。虽然画作仍以对称的方式堆叠在一起,但美术馆仅限于两排,而不是从地板到天花板的展示。每个工作都有空间呼吸,与其他作品隔开一道空白之处。

除了选择哪些作品被展览,哪些放在地下室之外,二十世纪初还有很多有趣的讨论,比如讨论博物馆内应该提高哪些条件来提高欣赏,特别是照明,以及墙壁上的作品的摆放,这些都是为了达到最成功的整体显示方式。

BostonMFA 秘书Benjamin IvesGilman 在1918 发表了第一个博物馆的实证研究。他有很多建议来对抗他所说的“ 博物馆疲劳” ,包括改变陈列方式,防止参观者蹲下或弯腰看清楚作品。他还建议避免使用“ 在许多新博物馆中发现的各种各样的墙壁颜色” ,而应使用统一的浅灰色、棕色或暗黄色。

尽管美国的博物馆成为了新展览方法的试验场,但它们不是唯一的试验场所。在德国,白色逐渐成为画廊认可的墙面颜色。对一些人来说,它唤起了当时流行的包豪斯风格的室内设计。对于其他人来说,它是一个中立的背景,使得观众在不同作品之间的情绪转换变得更容易,这种颜色在二十世纪的博物馆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直到20 世纪30 年代第三帝国(纳粹)统治的德国,白色才成为德国画廊墙壁的标准颜色。在英国和法国,白色在二战后成为博物馆的主导墙面颜色,所以人们普遍认为这是纳粹的发明。

所以今天我们在美术馆看到的最常见的白色墙壁,也是经历了各种发展后才形成的。

北京南岸九号艺术馆效果图

-the end-

艺术需要主张

欢迎留言表达您的态度

投稿邮箱:art666@foxmail.com

.

扫一扫,关注南岸九号艺术馆

南岸九号艺术馆本着为纯粹艺术而服务的经营理念,致力于在艺术界搭建起一座桥梁和一个舞台,既为自己、也为他人的合作牵线搭桥;为自己、也为他人的演绎、更为大家的合唱提供好的舞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英魂之刃兑换码领取指南,皮肤、点卷及99999钻永久cdkey
日本队长吉田麻也:争取世界杯进八强
365bet365官网

日本队长吉田麻也:争取世界杯进八强

📅 07-10 👁️ 8305
什么鱼最好养活不容易死(10 种建议新手养的鱼)
365bet娱乐登陆

什么鱼最好养活不容易死(10 种建议新手养的鱼)

📅 06-29 👁️ 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