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08年10月12日)请协助补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会因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致使用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笔记型电脑" — 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笔记型电脑”的各地常用名称一台 Apple 的 MacBook Pro 笔记本中国大陆笔记本(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手提电脑[1][2][3] 港澳手提电脑、笔记本(电脑)[3]、Notebook 马来西亚手提电脑、笔记本(电脑)、笔记(型)电脑[3] 新加坡手提电脑、笔记本(电脑)、笔记型电脑、随身电脑[3] 台湾笔记(型)电脑[4][3]、笔电 泰国笔记(型)电脑、手提电脑[3] 笔记本电脑是自带屏幕和字母数字键盘的小型便携式个人电脑(PC),重量通常在1至3千克(2.2至6.6磅)左右,屏幕尺寸大多在280至430毫米(11至17英寸)之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笔记型电脑的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而性能却越发强大。为了要缩小体积,笔记型电脑通常需要有液晶显示器(液晶屏),部分机种还有触控萤幕。除了键盘以外,笔记本电脑还装有触摸板或触控点作为定点设备,也可以用USB或Thunderbolt连接其它外部设备。
就现在来看,笔记本电脑从用途上一般可分为4种类型:商务型、性能型、多媒体型、特殊用途。商务型笔记本电脑(business notebook)的设计强调便携性优秀、电池续航时间长,功能上比较偏重于文字处理功能和信息安全,拥有较小较薄的显示屏和机身;性能型笔记本电脑(performance notebook或performance laptop)也称游戏型膝上电脑(gaming laptop),注重处理器主频和图像渲染能力,有大屏幕、高分辨率、内存大等特征,一些型号还拥有独立显卡来保障帧率,但价格、便携性、散热和电池续航等“适用”方面的评分往往都不出色;多媒体型笔记本电脑(multimedia notebook)也称全能型笔记本(all-round notebook)或通用型笔记本(general-use notebook),讲究多方面平衡的综合性能,有较出色的屏幕分辨率和扬声器音色,电池续航和散热能力也中规中矩,性价比也较高;而特殊用途笔记本电脑(speciality notebook)是服务于专业人士,可以在酷热、严寒、低气压、沙尘、暴雨、战场甚至水下等恶劣环境下使用的机型,通常这种机型讲求构造坚固、性能可靠。
截至2025年2月,2024年一季度全球笔记本电脑占有率最高的5位厂商(按市场占有率降序排列)为三星电子、惠普、戴尔、苹果、联想[5]。
历史[编辑]
Alan Kay拿着他的Dynabook概念的模型(照片:2008年在加利福尼亚州山景城)
世界上第一台笔记本电脑:Epson HX-20,于1980年发明并于1981年发布
随着个人电脑(PC)在1971年变得可行,便携式个人电脑的想法亦随之而来。1968年,Alan Kay在Xerox PARC设想了一种“个人便携式信息操纵器”,[6] 并在其1972年的论文中称其为“Dynabook”。.[7] IBM于1973年对IBM特殊计算机便携式APL机器(SCAMP)进行了演示,该原型基于IBM PALM处理器。[8] 1975年9月发布的IBM 5100是世界上第一台商用便携计算机,其基于SCAMP原型。[9]
爱普生公司于1981年11月18日在拉斯维加斯的COMDEX展览会上发布了一款采用液晶显示器及带有内置蓄电池的笔记本电脑HC-20,该笔记本在北美销售型号为HX-20,由爱普生公司员工横泽由纪夫于1980年7月设计出。HX-20是广泛承认的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笔记本电脑,其重量仅有1.6公斤,而且内建可续航50小时的镍镉电池。同年4月3日美国Osborne计算机公司也推出了Osborne 1,不过该计算机使用CRT显示器,没有内置电池,其体积庞大,重达10.7公斤,不容易携带。第一台翻盖型专业笔记本是1982年美国Grid Systems公司推出的GRiD Compass 1101,重量5公斤,但由于售价太高,只有一些政府单位、军队、以及太空总署的太空任务得以使用。东芝也遂在1985年11月推出了9英寸液晶单色显示屏T1100笔记本电脑,T1100被认为是世界首台广泛销售于市场的笔记本电脑。
硬件[编辑]
华硕的竹制外壳笔记本电脑,展于2008年CeBIT。
2008年发布会上展出的苹果MacBook Air超薄电脑
惠普Mini 2133上网本
带有可拆卸屏幕的2014年联想ThinkPad Helix
机壳(enclosure):机壳是笔记本电脑的主体,相当于桌上型电脑的机箱,除了美观外更起到对CPU、内存、存储器、电池组等内部硬件的保护作用。笔记本机壳的外形大致是厚度在25毫米(1英寸)以下的扁长方体,较为流行的外壳材料有工程塑料、镁铝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塑料),其中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外壳兼有工程塑料的低密度高延展及镁铝合金的刚度与屏蔽性是较为优秀的外壳材料。一般硬件供应商所标示的外壳材料是指笔记本电脑的上表面材料,托手部分及底部一般习惯使用工程塑料。
显示板(display panel):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为平板显示器,通常与机壳尺寸相应并与机壳之间以合叶结构相连形成可以对折覆盖键盘的“顶盖”。笔记本显示器从诞生之初就开始使用液晶显示屏作为其标准输出设备,其分类大致有STN、薄膜电晶体液晶显示器(TFT)等。现今民用级别的液晶屏,例如夏普公司的“超黑晶”、东芝公司的“低温多晶硅”和苹果公司的高分辨率“Retina显示屏”等,这几款都是薄膜电晶体液晶显示器液晶屏。除了屏幕外液晶屏的发光设备也是非常的重要,质量较差的灯管会导致液晶屏呈色的色温偏差。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笔电液晶营幕对角尺寸有14吋、15吋、16吋、17吋,但14吋以下萤幕的笔记型电脑没有独立数字键盘。
处理器(processor):和个人电脑一样,处理器是笔记本电脑的核心设备[10],但和桌上型电脑不同,笔记本电脑的处理器除了速度等性能指标外还要兼顾功耗。因为处理器本身功耗较高,所以笔记型电脑的整体散热系统的效能也不能忽视。大早期的笔记本电脑只有中央处理器(CPU),但现在大部分笔记本都有集成的图形处理器(integrated graphics processor)来分担图像处理工作,一些游戏级笔记本甚至会额外配有独立的显卡。
存储设备(storage):因为笔记本电脑的机壳有空间限制,所以内存时常会之间集成在主板内。早期的笔记本使用2.5英寸的特制机械硬盘,但近年来已被固态硬盘(特别是M.2标准)完全取代。许多老式笔记本还会装有光驱、软碟机和记忆卡插口。
电池组(battery pack):笔记本电脑使用有电池管理系统的蓄电池(所谓的“智能电池”),能够在没有AC电力供应的情况下直接给内部硬件和显示屏供应DC电能,在有机会插入电源供电后再给电池充电备用。大部分笔记本电池可以在中等使用强度的情况下保障大约一小时的使用时间。
键盘(keyboard):键盘是笔记本电脑上主要的输入设备,通常是87键的QWERTY键盘。一些较大的笔记本电脑也可能带有专门的数字键盘。
定点设备(pointing device):笔记本电脑一般会在机身上搭载一套定点设备(相当于桌上型电脑的鼠标,也有搭载两套定位设备的型号),早期一般使用轨迹球作为定位设备,现在较为流行的是触控板与指点杆。由于Windows 8特别强化适用于触摸屏的平板电脑设计,所以一部分笔记本电脑开始增加触摸屏作为新的定位设备。除此之外,笔记本电脑也可以使用USB数据线、无线接收或蓝牙技术连接外部的鼠标和触控笔绘图板。
网络适配器(network adapter):在拨号上网时代,笔记本电脑大多没有直接连接互联网的功能,只有部分笔记本可以用外接或内建的Ethernet网卡连接局域网或用调制解调器拨号上网。进入无线网络时代,笔记本电脑可以通过无线接入点或USB外置Wi-Fi接收器进入无线局域网,但近年来几乎所有的笔记本都会配有内置的无线网卡。
扬声器(speaker):大部分现代笔记本电脑都有多媒体功能,包括产生音频。早期的笔记本只配有单个扬声器,但绝大多数现代笔记本都配有至少双声道的立体声扬声器。许多笔记本还会通过音频插孔、USB或蓝牙技术连接耳机或外部音箱。
摄像头(webcam):早期笔记本电脑只有音频和视频输出功能,并没有输入的需求。在网络视频对话开始普及后,几乎所有笔记本电脑都在显示屏顶缘正中装有摄像头并配有话筒来方便外出旅行或出差时可以进行网络聊天、直播、视频会议或录制Vlog。
散热系统(cooling system):笔记本电脑的散热系统由导热设备和散热设备组成,其基本原理是由导热设备(一般使用热管)将热量集中到散热设备(现在一般使用铜制或铝制散热片及风扇,也有使用水冷散热系统的笔记型电脑)散出。鲜为人知的散热设备还有键盘,在敲打时也可以散去热量。不过,由于笔记型电脑散热系统空间较小,用久了容易积满灰尘,导致散热系统效能减退,风扇噪音增加,严重时更会令风扇停顿,导致处理器过热。所以笔记型电脑散热系统是要不时打理。
扩充装置:在2010年代前期之前的笔记型电脑,通常内建扩充槽,可插入PCMCIA、CardBus、ExpressCard等介面的扩充卡扩展功能。一部份厂牌推出专属介面的扩充坞。随著USB的普及与高速化,笔记型电脑已鲜少内建扩充槽或扩充坞。
另见[编辑]
智能手机
桌上型电脑
网桌电脑
掌上电脑
PDA
平板电脑
便携式电脑
Netbook
UMPC:超级移动电脑
行动工作站
高清USB手指
超极本
MacBook系列
笔记型电脑品牌及制造商列表(英语:List of laptop brands and manufacturers)
参考[编辑]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笔记本】+【笔记本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 现代汉语词典. 7版. 北京: 商务印书馆: 69. 2016.
^ 陈至立; 巢峰. 笔记本计算机. 辞海. 7版网络版.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4-07-24].
^ 3.0 3.1 3.2 3.3 3.4 3.5 李宇明. 笔记本电脑. 全球华语词典.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0. ISBN 978-7-100-06907-6.
^ 筆記型電腦.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台湾学术网路第六版. 国家教育研究院. [2024-07-24] (中文(台湾)).
^ 銷量再創紀錄!全球《筆記型電腦》銷售前五名,蘋果排第四,你買過哪幾個品牌? | 宅宅新聞. news.gamme.com.tw. [2022-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2).
^ John W. Maxwell. Tracing the Dynabook: A Study of Technocultural Transformations (PDF). —. 2006 [17 October 200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4 January 2007).
^ Alan C. Kay. A Personal Computer for Children of All Ages (PDF). 1972 [17 October 20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0-12-23).
^ IBM Personal Computer. IBM Inc. [2018-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29).
^ IBM 5100 computer. oldcomputers.net. [6 July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0).
^ Daisy. Laptops For Photoshop: A Guide About the Laptops For Photoshop. 2021 [2021-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30).
外部链接[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笔记型电脑
信息技术主题
早期的笔记型电脑东芝T110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各厂牌笔记型电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电池和笔记本电脑配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查论编计算机类别大型
超级计算机
次超级计算机
大型计算机
中小型
中型计算机
小型计算机
超级小型电脑(英语:Superminicomputer)
服务器
视频录像机
微型个人电脑、移动设备与移动运算(英语:Mobile computing)桌上型电脑
工作站
电竞电脑
组装电脑
家用电脑
一体机
个人超级电脑(英语:Personal supercomputer)
小主机板(英语:Small form factor)
迷你桌上型电脑
POS机
Chromebox
笔记型电脑
行动工作站
二合一笔记本
次笔记型电脑
小笔电
Smartbook
超极致笔电
超级移动电脑
电竞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Chromebook
智能学习机
手持式个人电脑
掌上型电脑(英语:Palm-size PC)
Pocket computer(英语:Pocket computer)
PDA
Electronic organizer(英语:Electronic organizer)
企业数位助理(英语:Enterprise digital assistant)
Pocket PC
RFID
移动终端
功能型手机
智能手机
Rugged smartphone(英语:Rugged smartphone)
平板手机
可携式媒体播放器
智能翻译机
计算器
科学计算机
程式计算器(英语:Programmable calculator)
图形计算器
可穿戴式电脑
电子手表
计算机手表(英语:Calculator watch)
智能手表
运动手表(英语:GPS watch)
智慧手环
Virtual retinal display(英语:Virtual retinal display)
智能眼镜
智慧指环(英语:Smart ring)
头戴式显示器
抬头显示器
小型网络计算机
瘦客户端
家用伺服器
路由器
交换机
NAS
防火墙
打印服务器
软路由器
电子游戏机
街机
Arcade cabinet(英语:Arcade cabinet)
家用游戏机
专用游戏机
微型游戏机
掌上游戏机
影视用途产品
智能音箱
智能电视
家庭剧院个人电脑
机顶盒
其他终端装置
互动式机台
多媒体机台
工业电脑
自动柜员机
可移动计算机
电子阅读器
车载电脑
车载驾驶计算机
可携式资料终端机(英语:Portable data terminal)/可行动式资料终端机(英语:Mobile data terminal)
Plug computer(英语:Plug computer)
其他
单片机
奈米电脑(英语:Nanocomputer)
Pizza box form factor(英语:Pizza box form factor)
单板机
组装电脑
智能微尘
无线感测网路
嵌入式计算机
销售时点情报系统
汽车导航系统
无线射频辨识
自动柜员机
模板:主机板规格
可折叠屏式计算机平台
可折叠式功能手机
可折叠式智能手机
可折叠屏式计算机